揭秘名校高中生活之北大附中:宝贵的中学时代
离开母校——北大附中,已经整整三十一年了。但母校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却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那么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中学时代对于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曾记得,当年北京大学校长陆平同志在北大附中的开学典礼上讲到,人生好比一座宝塔,中学时代就是那塔的基座。这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中学时代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六十年代初的高中学生,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长大的。共和国诞生时的隆隆礼炮声深深留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我们伴随着充满翻身喜悦的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豪迈脚步健康成长。周围的一切,我们都觉得是那么美好。我们的中学时代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但我们生活得充实而愉快。
我们这一代人,在中学时代就已初步确立了一生的理想和信念。虽然还显得幼稚而浅薄,但却是真诚的。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我们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大风大浪,但我们的基本理想和信念却没有动摇过。那时,除了学好政治理论课外,我们坚持读报、听广播,都很关心国家大事。中苏关系破裂后,《人民日报》发表了“两论”和“九评”,同学们常常自发地聚在一起学习和讨论。我们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和我国五、六十年代创作伪大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中吸取了力量,从黄继光、雷锋、钱学森、李四光等榜样身上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五、六十年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成功地塑造了一代人。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确立理想和信念,对当代青年学生同样是重要的。
北大附中的教学质量始终是一流的。建校初期的老师都很年轻,风华正茂,才华横溢。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学生。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个学生。那时虽然没有为升学而在“独木桥”上的激烈竞争,但我们都自觉刻苦地学习。在三年的时间里,我们不仅打下丁比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而且培养锻炼了学习能力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中学所学的各门功课,对于今后升学深造和参加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不可偏废。而在学习各门功课的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又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是北大附中的一个传统。当时的高中学生都住校,学校规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紧张有序而又奉富多采。课外时间,我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参加各学科小组和各种文体社团的活动。每逢节日,师生同台演出,在一起联欢。我们还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每天自己动手把教室、宿舍、楼道、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经常参加平整操场、植树种花、到食堂帮厨等公益劳动。团支部、班委会在组织同学学习、管理班内事务、开展思想教育和各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干部也从中受到很大锻炼。正是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树立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这良好的教育,为我们以后的生活道路和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大附中五、六十年代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虽然历经磨难,但如今已成为社会的中坚,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八十年代初开始培养起来的一代新人,将是开辟新世纪的栋梁,得天独厚,任重道远。愿母校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发展创新,为东方巨龙的腾飞,培养出一代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