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家长教育经验:要努力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
前言:郝阳(化名)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他阳光开朗,成绩优异,历次大考基本稳定在年级前十名,始终处在班级的前列。他同时作为校田径队的队员参加了海淀区的田径比赛获得奖牌,电子琴达到九级水平。同时作为学习委员是老师的好帮手,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肯于奉献。每天统计作业一丝不苟,同学有了问题也愿意向他请教,如此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养的呢?最近看了一篇她妈妈的育子文章深受启发,昨天的家长会专门请了他的妈妈做了经验介绍,同时特别征求了作者同意,将该文转载在此,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借鉴。为保护孩子不受外界干扰,增加压力,特略去了孩子的姓名,以化名替代。
要努力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曾经蹒跚学步的儿子已成为意气风发的高中生了。每当同事或朋友问起孩子在哪里读书时,我都会自豪的告诉他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人大附中实验班,这常常引起同事们的一阵阵羡慕,并向我请教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像很多家长一样,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注意培养他各方面的爱好,音体美全面发展。他在小学五年级就考取了电子琴九级证书,通过了PETII的考试,参加全国和北京市数学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除了学习方面的良好表现,郝阳(化名)同时还是学校体育队成员,参加过校级、区级运动会,曾获得过海淀区田径奖牌。小学时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并作为毕业生代表为全校学生作报告。小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人大附中实验班学习,初、高中阶段一直担任学习委员。作为人大附中的一员,就像很多优秀的学生一样,郝阳从小学、初中、高中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人大附中以后,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他进步更加突出,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虽然自己是大学教师,但在孩子面前我更是一个家长,大多情况下也是以一种朴素的母爱对待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有得有失。这里,我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体验总结出来,供大家交流分享。
一、家庭教育的最高原则:身教重于言教
教育界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长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大多数父母而言却未必懂得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就是在尽可能保证孩子物质需要的同时,对孩子学习进行严格的管教措施,甚至进行全程监控。比如几点放学,应该几点到家,几点之前完成学校作业,几点开始课外学习,家长都会一一过问干涉。对孩子学习成绩更是高度重视,任何波动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和批评,甚至冲孩子发脾气、动怒等。很多家长刚开始也并不情愿这么做,但是一想到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慢慢就养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高压教育习惯。
实际上,这样的高度紧张、高度负责任的家庭教育方法并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知道,无论如何孩子在家长面前都是弱者,孩子也有其自我保护的心理自尊。家长单方面的说教和指责,或者只知道给孩子提要求,久而久之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孩子们会想,如果应该这么做,你们大人为什么不先做到啊,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一般不会听家长说什么,怎么说的,而是看家长怎么做的。所以,教育界有一个共识,这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儿子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这就是喜欢看书。不论在什么场合,不论有多长时间,只要有可能,他都会拿本书出来翻一翻。想起来这个习惯就是孩子小时候养成的。那时候,我正在学校里攻读博士学位,我爱人也整天忙他自己的事情。每到晚上,回到家里忙完家务,就赶紧打开书完成自己的作业。忙的时候,甚至都顾不上陪儿子玩。当时,我们除了给孩子买玩具,就是买各种各样的图书。当时儿子很小,对玩具并不是特别在意,也学着我们的样子,把书本反过来倒过去,时间一长不仅慢慢地读懂了那些图书,还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实际上,当时并没有想到要让孩子去读书,只是觉得哪些好玩的图书跟玩具一样对孩子应该有吸引力。这种习惯不仅陪孩子度过了童年,也会跟随孩子一生。
还有一点,我想也跟家长行动上潜移默化有关。比如,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玩游戏,甚至会痴迷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儿子小时候也一样,看到各种各样的游戏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以说,我们也从来没有想到要限制孩子不让他玩游戏,事实上我们还认为游戏可能对孩子的智力会有好处,还给他买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给他玩,可是慢慢地却发现他不怎么感兴趣了,甚至现在他都会觉得网络上的各种游戏没意思。和很多家长常常抱怨孩子爱上网爱玩游戏相比,我想这也可能跟我们俩有关系,因为我们俩都是游戏盲,在家里更是从来不会玩游戏。自然而然的他也就对游戏没兴趣了。
作为家长也许没有谁会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但我觉得有一点绝对没错,这就是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二、家长的最重要任务: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和性格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很多家长不惜投入精力、不惜投入金钱、不惜对孩子提出苛刻严格的要求。可以说家长的要求是正当的合理的,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成名。这不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家长花的精力和投入多了,孩子们比以前累了,甚至成了这个社会最早起晚睡的阶层,但是孩子们素质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对孩子培养方面的方法不科学,方式不正确,有时候甚至是错误的。比如说,现在的家长学历和学问越来越高了,就经常会深度介入到孩子的知识学习中去。在帮助孩子学习方面,家长好心办坏事的情形是很多的。比如说孩子有一道奥数题不会做,很多家长就会亲自上阵,东查资料西翻书,用尽了代数、几何、微积分的知识好不容易做出来了,不仅趾高气昂给孩子讲解一通,然后还要连这都不会,肯定是不用功,还不给我赶紧学习。搞得孩子灰溜溜的,学习上也越来越没兴趣了。
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盯学习成绩,并把调控学习成绩目标当成自己监管孩子的主要手段。没错,考试成绩确实反应了孩子的学习情况,考试不好说明学习上存在问题。所以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不是发脾气,就是同孩子冷战。不是埋怨孩子不认真,就是批评孩子不努力,甚至还有不文明语言和举动。我们说,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我们知道,孩子学习出现了问题一定是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而绝不是孩子的主观方面出现了问题。家长只知道责怪孩子,不仅搞错了对象,还找错了原因,并且忽视了真正的问题。这样久而久之,不仅孩子的学习会越来越差,孩子在做人方面也会出项问题。
要成才,先成人,这句话自有其深刻的道理。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就应该知道如何才能达到优秀,以及优秀的本质是什么。这方面儿子曾给过我很好的启发。有一次在和儿子的谈话中,我问儿子什么是优秀,为什么有的同学会表现更好。儿子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性格,跟聪明无关。儿子这句话我一直念叨思考了很久,我也终于领悟到,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一天比一天优秀,与其整天盯着学习成绩产生条件射,不如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然好的性格也同样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呢?我的感受是做事情不要那么功利,追求过程而不是老盯着结果。比如,我们会要求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半途而废,遇到困难要坚持而不是退缩。记着他从小喜欢音乐,我们就带他去学电子琴,刚开始他很感兴趣,每周一次去人大学琴。风雨无阻,在家里每天一个小时的练琴,从不间断。在四年级的时候,由于数学的任务越来越重,曲子也越来越难弹,孩子都有点动摇。但是我们就跟孩子做思想工作,告诉他既然要做一件事情,就不能轻易打退堂鼓,不能轻易放弃。后来孩子不仅坚持下来了,并且还做得很好,品质毅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还有一件事情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初一的时候,孩子的跑步速度在班里20多个男生中处于中等水平,远达不到中考体育的要求。为了提高跳远的长度,跑步的速度,从初二开始我们鼓励他每天带着沙袋上学,上体育课。他中间退缩过,但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这样一带就是一年,到了初三,卸掉沙袋,跑步的速度总是班里第一,中考跳远成绩远远超过要求。从中他也体会到做任何事情坚持的重要性,学习也一样。
三、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敢于让孩子“吃苦”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都是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同时又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由于孩子幼小的肩膀承担着很多的梦想和希望,所以很多家长就会感到特别紧张,特别小心。很多家长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什么活动都不让孩子参与。另一方面,随着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在物质方面都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实际上这样的培养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不可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我们是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我们的孩子是要闯天下的,我们如何能指望这样千百爱护成长起来的孩子,面向社会时,能够敢为天下先,能够不怕困难,去开拓进取。这样的精神就要从小培养。
因此,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非常重要。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从小树立自立的思想,不仅要培养“吃苦”精神,还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在日本,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中小学,他们要求孩子在寒冷的天气中跑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在英国有一所著名的伊顿中学,那里的学生几乎都能考入名牌大学,其经验之一就是让学生吃苦,该中学不设暖气,在异常寒冷的冬天,也只让学生盖一条毛毯睡觉,洗冷水澡,这就是刻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学生得到磨炼;在法国,做父母的绝不让孩子乱花钱,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不轻易相互借钱。如果想用零用钱,只有去打工,他们的教育是自食其力不靠父母;而在中国,少年儿童的身心日趋脆弱,常表现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饥饿、何为劳累、何为困难、何为贫穷……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这与他们生活总是一帆风顺有关。所以,家长越保护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赖越无能,勤劳是幸福的种子,闲散是堕落的祸根,安逸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大敌人,是埋在孩子们心中最大隐患。所以,要让孩子在逆境中,在经历风雨后的人生显得更加灿烂。
我自己对孩子要求是比较具体的,首先严格控制不必要的消费,包括名牌服饰等,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其次,只要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从来不越俎代庖。并且,很小就鼓励孩子自己骑车上学。为了锻炼他,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我都让他自己骑车上学。
四、让孩子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根本保证。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要让孩子树立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呢?许多优秀中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价值。今天,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让孩子围绕这项伟大事业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
五、上一所好的中学很重要
作为人大附中实验班的学生,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从来没有操过心,也从来没有担过心。记得上初中时,虽然孩子的成绩也很优秀,但我还是很担心,比如在学习方面,初中学校里许多孩子都上辅导班,超前学,我们也想给他报一个,但征求他意见后,他不愿意。他的理由是人大附中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我不用再额外上辅导班,跟着学校的老师一定可以学好,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三年内没有上过一个辅导班,但孩子看到家长对他的信任,学习尽头很足,孩子的自学能力的潜力是无限的,通过人大附中这些敬业的老师的帮助,孩子的努力,成绩一直很优秀。
提供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家庭成员平等互相尊重,为孩子成才创造条件。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我们认为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