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考生家长求助:该怎样为孩子的成长设计?
典型案例:
前几天刚刚上班,就接到一位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初三学生家长的求助,当妈妈的接通电话就哭,泣不成声,从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了解到:她三十多岁才生了这样一个男孩,全家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小的时候也特别的乖,很听话,人见人爱,人见人夸。她也深以为骄傲,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开始时上学也一直不错,三年级以前没有让家长费过心,每次考试都不错。可是从四五年级开始,就不怎么听话了,上了初中越来越不好,也经常去上网吧,有的时候整夜不回来。这到初三了,马上就要考学了,还不知道用功,几门课的成绩加起来才200多分,家长非常着急,这可怎么办呢?
这是家庭教育中很典型的案例,我们很多的家长与这位家长有着同样的烦恼,今天的话题就是探讨这个问题出在了哪里,如何解决,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家庭教育中两种极端的心理状况的太多了,一是忽视不管;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这两者都不可取。
学习、充实自己,持证上岗
开汽车先要考驾照,不懂规则是不准上路的,上路就要挨罚。可惜我们这家长当得可太容易了,还幸福得不得了,你看:高高兴兴登记结婚,欢心愉悦之余怀上孩子,哇哇坠地给小家庭带来了欢乐。做家长是不用参加考试不用拿资格证的,不用多少准备就上岗,还永远不会下岗。当上家长时,你是否清楚肩上的担子的沉重?为了孩子的光辉未来,也为了自己的幸福晚年,要勤于学习,勇敢承担起帮助孩子设计未来的责任;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这也是我们不能推卸的天职。
为孩子的设计应该哪里开始?应该从零岁开始。孩子哇哇坠地,父母在高兴之余就应该想怎样去培养他。相信每个家长都抱着自己的孩子憧憬过孩子的未来,但是为孩子的设计不只是勾画蓝图,最重要的是分阶段的制定培养目标,而后脚踏实地的将目标落到实处。不懂可以学习,要持证上岗。
创设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月前,我上网搜过一次,输入“优秀生+出走”,你猜怎么样?
相关信息是88960条,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呀!
设计、创造安全愉悦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设计未来重在细节。关爱孩子,使得孩子在家中有安全感,尽最大可能多陪伴和鼓励孩子,不但使孩子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更要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格,这应该是为孩子设计的首位。一个具有健康心态的孩子远比一个只是学习好的孩子要有出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他们需要更多宽松、宽容和民主的家庭氛围。培养一个理智、懂理、讲理的孩子,这就需要家长的智慧了。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的一位搞民营教育的朋友,女儿六岁时就送到学校开始寄宿生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孩子初中毕业就远赴英国留学,现在已经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在英国有了很好的发展。
一次与他谈起孩子的教育,我问他教育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说:“我没有高招,就认准了一个理,要设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讲大道理,从小事要求做起。孩子还很小时,玩过玩具后要让他自己收起玩具,不要怕,丢了东西,下一次再玩就会不方便;小的时候会用勺子了,吃饭自己来,饭撒了、扣了不要紧,还可以再盛吗,也可能好吃的食品没有了;孩子上学了要求孩子自己收拾、准备书包,开始会出现一些麻烦,收拾书包时有可能忘了橡皮、甚至是忘带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出现问题不要大惊小怪。关键是让孩子慢慢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得不好要承担责任’.‘责任感’正是从一点点的小事中慢慢感悟和培养起来的,我认为是关系孩子一生的大计划,有了这份责任感,孩子心里认定学习就是他自己的事,不用别人再督促”。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自主自发地学习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普遍经验。
我经常问家长这样一个看似很幼稚的问题:“你是怎样教孩子走路的?”家长都会说,教孩子走路,应由孩子自己去学呗。还没有哪一个家长说是代替孩子学走路的。可是孩子一生不能只会走路呀!其它的事情怎么办呢?我们大部分的家长在那里大包大揽,孩子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孩子做。孩子已经是小学高年级了,甚至是上初中了,妈妈还在给收拾书包,上了初中妈妈还在看着做作业,都是高中生了还要家长催做作业,生活方面的事就更不用说了,很大的孩子了妈妈还在给洗内衣裤,还在给收拾被褥等等,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上到初中了,都不在外边解大手,为什么?只因为自己不会擦屁股,在家都是妈妈给擦的!
想一想,孩子的头脑本来是一张白纸,就是让我们家长给填写成了这样的条律:所有这一切都是爸妈应该做的,做得不好就是爸妈的责任,孩子只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就只有“学习好”这么一个爸妈派给的任务。最后没有学习好也是爸妈的责任。
培养做事情感兴趣,动脑筋做好
去年,几位朋友去到一老乡家贺乔迁之喜,一进家门正好看到孩子在哭,一问才知道,朋友家大人在餐厅收拾饭菜,一不留神,装修不久的新房客厅墙上就被上小学的孩子信手涂鸦,搞得一大片很乱的样子,刚刚打了孩子几巴掌。
饭后大家说起孩子的教育,我拉过她家的小孩,
问:“你喜欢不喜欢画画?”
孩子说:“喜欢,我画得可好呢,昨天我还得了奖呢!”
家长在旁边说:“那算什么奖!”
孩子不服气,马上跑到屋里拿来了奖状,一看原来是他们班里上图画课时,孩子的一幅图画作业,老师给了一个大的红星,一年级孩子的画说不上多好。但是难得的是孩子的那份乐趣!孩子人来疯,就想在来人面前显示她的画,得到表扬,结果呢?
这样的事情还少吗?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乐意玩儿,对什么都感兴趣,为什么越大越没好奇心了呢?我们的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起码是没有适当的引导,没有有意识的去保护、去培养孩子的这份兴趣;更严重的是挫伤或者打击了孩子的兴趣感知的要求。
经常看到:
孩子在大人不注意时拆坏了一个小闹表,家长就大发雷霆,有的还要揍几巴掌;大人在说话时,孩子突然有个好奇的问题问家长,结果被回几句“大人说话,不许瞎插嘴”;“小孩子家,不许问这个”。
怕挨训、怕被打屁股,孩子再也不敢为满足兴趣去乱说乱动啦!就这样原本一个好说、好动、爱动脑筋、好问问题的天才,被家长给他夭折了。
要培养孩子做事情的兴趣,可以把带孩子去吃麦当劳或肯德基的时间和金钱用来带孩子去看一场舞剧、音乐会演出。总给孩子讲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激发孩子兴趣的故事等等,通过引导,孩子的兴趣会慢慢培养起来。
为孩子设计前程时要相信这一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他的天赋不会一下子显露出来,没有问题,关键是他保持着那种旺盛的求知欲和兴趣感。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每天在与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要仔细认真地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方向,而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他的强项会越来越突出,那就要支持孩子沿着它发展下去。
设计、引导孩子有梦想
一位好朋友讲过他孩子的事,当他的孩子和其他小孩一样开始盲目追星时,他没有压制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寻找梦想的偶像,一起搜索偶像的各种资料,无意的(实际是有意的)搜集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让这些告诉孩子,成功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让孩子去追梦,给孩子的圆梦计划提供建议和支持,经常提醒孩子践诺,在孩子怀疑梦想是给孩子以鼓励。结果呢,孩子真的圆了梦,成为当前国内一流的歌手。
人类需要梦想,梦想是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源泉,是对人生深深的期盼。有了梦想,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有了梦想,才有了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了梦想,才有了神六、神七的上天;……。对孩子来说,梦想更有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面对孩子的梦想,哪怕有些不可思议,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由此产生的强劲内驱力是不可估量的。
诸位家长,我在《中国英才家庭造》一书中列举了几十位学生家长的设计成功之路,应该给我们以启示。
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家庭教育只有爱是不够的,要明智,要用心。因为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如娇纵的爱,专横的爱,赎买式的爱,这一切都可以断送孩子原本美好的一生,也会断送自己原本美好的晚年。但愿我的文字能给大家以启发,使得我今天开始讲过的实例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