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2007年中考语文(课标卷)考试说明
《中考说明》是考试之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核心。是指导中考工作的权威性文件,它既为广大语文教师指明了复习备考的方向,增加了中考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为中考命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减少了命题的随意性。这对稳定教学、规范命题都有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
作为使用课标卷的初三学生来说,今年中考语文将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制定的“课标卷考试说明”去进行复习,从“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课标卷考试说明”)来看,总体上可以说,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基本稳定。(指的是06年使用课标卷)
但今年将有近90%的学生将使用“课标卷”。与去年不同,2007年中考课标卷将统一为一种,不再区分A、B卷。各区县使用试卷的具体安排已经确定。语文除燕山地区外,18个区县全部使用“课标卷”。
重点说说06年使用大纲卷到07年改用课标卷的复习方向。
可以简单概括为:四稳中有六变。“四稳”
① 考试性质不变。都是以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都是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提供分数,有助于高级中等学校能够根据考生成绩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推进初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起良好的导向作用;都强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② 考试范围不变,坚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北京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考试的基本范围,重点考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基本能力。
③ 考试内容和目标中,基础(词语表中词语数量、四字词语数量)、阅读中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要求不变。
④ 考试方式、试卷结构、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等也都不变。
以上这几点,很好的保持了中考试题的稳定性,为广大师生宏观地准备中考明确了目标。
“六变”
变化一:基础与阅读的比例有所调整
基础部分由06年大纲卷的15%增加到20%;阅读部分由06年大纲卷的25%增加到30%.从中考改革的整体走势和这些具体的数字来看,大胆的预测,今年的语文试题难度将有所降低。
变化二:附录中文章示例的篇目有变化。“考试范围”在界定文章示例的功能时说,“以规定的文章示例及与之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考试内容”,换言之,文章示例承载了阅读文章的难度。篇目的减少减低了考生的复习量。
变化三:附录中外作家有44人较少到20人,而且以中国古代的名家名篇为主。
变化四:附录背诵篇目数量有所增加。由14增加到19篇。
变化五:增加了《综合性学习》一项要求。强调从文字或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强调运用语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变化六:增加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开放性试题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呈现有增无减的势头。实际阅卷中这个也是拉开分数差距的试题。透过这一变化,可以预测,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在命题上毫无疑问地会加大这类试题的权重。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进一步展开,考生可收集一些例题进行分析揣摩。(基础中的仿写、阅读中的赏析等等)
复习建议:《中考说明》,它包含了中考的所有信息,认真研读它,将使考生明白中考“考什么”和“怎么考”。只要认真研究它,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定能在中考战役中取得胜利。
考生要认真研读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1)题型示例:“题型示例”中列举的考试题型,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一部分在《中考说明》中比重比较大,要逐条学习,深刻领会,这样才能加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做到心中有数。
(2)要重视题型示例中所选的试题。我们知道,题型示例具有样卷的功能,它对命题具有示范作用。这些试题都是命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具实战性,是一般的模拟试题无法比拟的。考生一定要反复研究这些例题,要研究它的选材特点、命题思路、命题角度,认真研究所给答案,从中明了答题的规律,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研读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考生在做题后要能对每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讲得清理由,因为能说出理由表明对这个知识点真正弄懂了,消化了,掌握了。
(3)五点变化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应是变化六。它关涉到考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问题。而且根据近两年的考试阅卷情况数据分析,开放性试题常常是考生阅读部分分数的分水岭。考生在抓其他考试内容的复习的同时应当予以特别关注,并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以期减少在这里的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