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站 中考网-全国站

郑州61中2012年中招语文复习经验交流

2013-03-25 09:45:53何璞娜

  郑州中考网3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教研室给我们学校一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我们六十一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这完全得益于市教研室、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是我们语文组群策群力,备课组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深知,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今天我们就中招语文学科的复习和应考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研读课标,吃透考点,渗透教学

  我们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在七八年级学习记叙文时,便以课文为范例,把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和中考常见考点有意识的渗透在教学中,进入九年级以来,更是结合课标,针对不同文体考察的知识点,落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透彻理解,反复训练,准确掌握。这样做目的是到进行现代文专项复习时,学生对这些文体知识和考点早已不再陌生,我们只需要归纳、总结和强化,这样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九年级开始,在教研组长的引领下,我们备课组制定了阅读教学计划,主要分三个步骤:研读课标,明确考点;渗透教学,总结归纳;课外迁移,强化训练。

  1、研读课标,明确考点。

  《新课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对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反复研读《新课标》,明确考试的要求与基础的重要性,了解题型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从而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2、渗透教学,总结归纳。

  我们在学期开始,便一起研读课本,明确每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训练重点,再选出能作为阅读蓝本的重点课文,围绕中招考点去确定学习目标,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渗进考点,让学生既强化基础,又训练能力。

  纵观历年来中考试题,总是少不了记叙文段的考查,尤其是文质兼美的散文,这些文章成了学生答题上“拦路虎”,得分普遍较低。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相当重要,而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途径便是阅读。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渗透记叙文阅读的中考考点、答题技巧等,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答题。如初步感知,理清思路;品味语言,理解含义;赏析美点,体会风格;拓展主旨,思索人生等。

  那么怎么把日常教学和中考考点联系起来呢?比如:在学习《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及这些描写对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阅读《孤独之旅》一文时,总结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再如:九年级下《那树》中的:“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学生在读到“一厘米一厘米、一里一里”这些叠词时,先能知其表意,两种速度,一极缓,一甚速。再联系上下文看,树木长得缓慢,而人类文明发展极为迅速,两相对照,极不协调。结构上,为下文古树悲惨的命运做了铺垫。引导学生理解后,再结合问题归纳答题技巧:先谈表层含义,再联系上下文谈深层含义,此深层含义即文章的“神”,重点语句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最后再谈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都要专门的表达术语,要带领学生一起归纳。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学习也是如此。进行议论文阅读时,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敬业与乐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文章,我们就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入手,就论点提出的方式、论据类型的区分、理清论证思路、判断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点拨,最后对议论文体的知识点及不同题型答题技巧作一归纳总结。

  3、课外迁移,强化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同类型题的做题方法,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中招典型习题让学生加以训练,时间长了,学生对这种类型题的做题方法就掌握了。

  如学习了几篇议论文后,我们要求学生各自摘选了题型新颖规范的议论文阅读文段,分小组互相交流,最后再选出有代表性的阅读文段,如《宽容是一种修养》、《人生的定力》等文章,一一打印出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样让学生充分参与,从而扎扎实实地完成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