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站 中考网-全国站

郑州61中名师谈中招语文复习经验

2012-10-11 15:03:25佚名

  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我们六十一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这完全得益于市教研室、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是我们语文组群策群力,备课组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深知,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今天我们就中招语文学科的复习和应考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研读课标,吃透考点,渗透教学

  我们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在七八年级学习记叙文时,便以课文为范例,把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和中考常见考点有意识的渗透在教学中,进入九年级以来,更是结合课标,针对不同文体考察的知识点,落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透彻理解,反复训练,准确掌握。这样做目的是到进行现代文专项复习时,学生对这些文体知识和考点早已不再陌生,我们只需要归纳、总结和强化,这样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九年级开始,在教研组长的引领下,我们备课组制定了阅读教学计划,主要分三个步骤:研读课标,明确考点;渗透教学,总结归纳;课外迁移,强化训练。

  1、研读课标,明确考点。

  《新课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对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反复研读《新课标》,明确考试的要求与基础的重要性,了解题型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从而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2、渗透教学,总结归纳。

  我们在学期开始,便一起研读课本,明确每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训练重点,再选出能作为阅读蓝本的重点课文,围绕中招考点去确定学习目标,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渗进考点,让学生既强化基础,又训练能力。

  纵观历年来中考试题,总是少不了记叙文段的考查,尤其是文质兼美的散文,这些文章成了学生答题上“拦路虎”,得分普遍较低。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相当重要,而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途径便是阅读。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渗透记叙文阅读的中考考点、答题技巧等,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答题。如初步感知,理清思路;品味语言,理解含义;赏析美点,体会风格;拓展主旨,思索人生等。

  那么怎么把日常教学和中考考点联系起来呢?比如:在学习《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及这些描写对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阅读《孤独之旅》一文时,总结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再如:九年级下《那树》中的:“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学生在读到“一厘米一厘米、一里一里”这些叠词时,先能知其表意,两种速度,一极缓,一甚速。再联系上下文看,树木长得缓慢,而人类文明发展极为迅速,两相对照,极不协调。结构上,为下文古树悲惨的命运做了铺垫。引导学生理解后,再结合问题归纳答题技巧:先谈表层含义,再联系上下文谈深层含义,此深层含义即文章的“神”,重点语句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最后再谈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都要专门的表达术语,要带领学生一起归纳。

  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学习也是如此。进行议论文阅读时,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敬业与乐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文章,我们就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入手,就论点提出的方式、论据类型的区分、理清论证思路、判断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点拨,最后对议论文体的知识点及不同题型答题技巧作一归纳总结。

  3、课外迁移,强化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同类型题的做题方法,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中招典型习题让学生加以训练,时间长了,学生对这种类型题的做题方法就掌握了。

  如学习了几篇议论文后,我们要求学生各自摘选了题型新颖规范的议论文阅读文段,分小组互相交流,最后再选出有代表性的阅读文段,如《宽容是一种修养》、《人生的定力》等文章,一一打印出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样让学生充分参与,从而扎扎实实地完成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二、群策群力,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和其他兄弟学校一样,在九年级下期,我们进入了语文综合复习阶段,我们同样也是进行了三轮复习。在三轮复习中,学校领导分包学科,对我们加强指导,推门听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次考完,学校领导总是和我们一起进行考试分析,由点到面,由基础到能力,由备课到教学,无一不仔细分析点拨,再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更好地对学生培优补差。另外,我们学校注重经验的传承,往届毕业班老师毫无保留,献计献策,使我们少走弯路,受益匪浅。我们年级备课组更是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要求,统一习题,统一测试。备课活动内容有:讨论教学存在问题,研究学生错误的倾向,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外来信息分析处理、试题讨论等。备课活动一旦定下来的内容,就要求转化为一致的教学行动。大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当然,我们既强调统一,又不抹杀各班的特殊情况,在统一的基础上结合各班实际作针对性调整。下面我从卷面的四大版块来谈我们的复习策略:

  (一)语言的积累运用 :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初中阶段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然后才是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重视语言的积累: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词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的积累;名著积累;语文常识(包括语文知识、文学常识)积累等。

  关于语言运用的复习,主要通过专题训练来落实。如新闻概括题,此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辩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题型有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补写新闻导语等,在文字组织方面往往附加“限字表达”要求。我们训练时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检索要素概括法。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找出新闻中时间、地点、人、事等要素,有助于整体把握新闻内容,概括出所需答案。二是提取中心加工法。提取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进行适当加工,组织出答案,力求精而准。

  (二)阅读能力的训练

  阅读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部分。因此在复习阶段,我们在三年来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阅读的规律和技巧。

  1、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所以在复习时,我们将阅读的程序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2、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3、提供不同体裁的典型的阅读材料,进行强化训练。一定量的阅读可以培养较好的语感,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严谨,激发潜能。同时在阅读中通过把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反复比较思考,纠正自己思路的偏差,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训练中每做一题都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出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训练中不断提高。

  (三)古诗文复习。对古诗文的复习我想谈两个字:一是“勤”。我们从初一开始,就对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进行篇篇背诵,课课默写。我们给学生听写古诗文背默、听写文言文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等,然后还要收上来给他们批阅、打分,最后确保人人过关、个个掌握。二是“专”。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每课总结,从作家作品、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到重点句子的翻译、内容理解都要做出书面总结。另外我们群策群力,分工合作,从七上到九下每个老师负责几个重点篇目,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再到拓展延伸,每人出几套习题,提供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复习资料。同时精选篇目,让学生模拟出题,引导学生了解中考命题思路,也激发了学生做题的热情。做到这些虽然辛劳,但我们坚信我们的付出肯定能结出硕果。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