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站 中考网-宁波站

“超级中学”背后的故事

2014-07-07 17:02:37中考网编辑

    宁波中考网讯 近期环球时报发布了一条微博,关于衡水中学是“超级中学”声讨,其实超级中学也许不该收获太多的鲜花和掌声,为什么呢?请看文章内容;
   
    6月25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了一条微博:“衡水中学值得敬意,它背后中国社会的残酷竞争则令人唏嘘。有人批评挖苦该学校,我认为骂错对象了。在衡水那样的地方,这所中学帮那么多孩子改变了命运,我相信这比素质教育对他们的家庭更神圣。”
   
    关于高考“状元”,关于衡水中学,到底该如何看待,整个社会似乎并未达成理性的共识。胡锡进的言论再次反映了当下民众对“状元”抑或“头名”的迷恋,对超级学校的情有独钟,即便是业界颇有影响的媒体人,也未透过繁华的表象,深思其对教育生态的长远伤害。
   
    其实,类似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的高考“神话”议论已久,很多人看到了这些学校令人咋舌的升学率、数不胜数的荣誉,以及各种难以比拟的“第一”。殊不知,这些光环的背后,是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无比优越的特殊政策,以全市最优秀的生源、最好的师资,辅以最严酷的管理方式换来的。
   
    “状元”成就了超级学校,超级学校成就了一个地区的知名度。但是,任何超级学校的诞生与成长都是有代价的,它就像一个黑洞吸干了周围的教育资源。所谓大树底下不长草,超级学校的存在让周边地区的中学长年找不到“好学苗”,元气大伤,一蹶不振。那些徘徊在超级学校之外的学生,更是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从小处说,超级学校破坏了当地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从大处看,超级学校于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一方的教育生态,其产生的黑洞效应也逐渐波及到当地的初中、小学,给教育带来长远且难以抹平的负面影响。
   
    对超级学校、“状元”的高烧不退,是一种社会病,是纯粹的以市场的功利眼光看待教育的结果。全社会应形成共识,学校教育的目的绝不是批量制造高考机器,更不应以考出多少“状元”沾沾自喜,大肆炫耀。对升学率的追捧如同竞技体育的“金牌至上”主义,是典型的与教育真谛南辕北辙,只会越来越远离教育的内核。同时,我们还需要反思,培养出“状元”,就一定意味着培养出人才吗?所谓的“状元”,就一定会对这个社会有积极的贡献吗?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论坛家长也谈致敬“超级中学”

     编辑推荐:

     2017高考改革,对14级新入学高一学生的影响

      对于高中生活,在暑期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高三毕业生给高一新生的几点建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