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站 中考网-宁波站

2014临近中考,初中语文备战三部曲

2014-04-23 18:47:29糖糖2014

    宁波中考网讯  随着2014年宁波中考的逐渐到来,家长支招中考语文备战三部曲,希望对考生在语文备考上有所帮助。
   
    第一部曲不是语文没学好,只是语文没考好
   
    经常会碰到一些苦恼的学生和家长,小学时语文成绩明明挺不错的,怎么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以后,连连在阅读和写作上栽跟头,更令人奇怪的是,孩子不仅爱读课外书,而且能说会道的,怎么语文就是学不好呢?这里,我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语文没学好,只是语文没考好。
   
    我下面进一步解释一下:
   
    首先,是“学考脱节”。语文课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上过语文课,但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语文课和语文考试存在巨大差异,请看我下面的列举:
   
    语文课的学习,以精读为主(一篇文章老师要讲好几节课),侧重于口头表达(课堂提问),时间充裕,节奏慢;
   
    语文考试时,以泛读为主(从整个卷子的阅读,到阅读题,都有时限),完全是书面表达,时间紧凑,节奏快;
   
    以上三点差异,并不难理解,但就是这些差异,导致我所谓的“学考脱节”现象。在这方面,理工类学科就明显好得多。因为,它们是以例题解答为课堂形式的。所以,“学考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小学阶段,因为对书面表达的要求还基本停留在正确识别字词的层面上,所以“学考脱节”对语文考试成绩的冲击并不大,但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这种“学考脱节”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
   
    此其一也。
   
    其次,是“练考脱节”。也就是说,平时的练习与真正的考试,特别是中考,有一定的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步调上,没有采取限时作业的方式,语文作业的完成往往漫无边际,特别是所谓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也就是看看生字生词,节奏比较松散;
   
    2、内容上,特别是初三以后,要么不做题,要么瞎做题,没有将精力集中到武汉市中考语文题的练习和研究上,盲目依赖题海战术,照搬数理化的学习方式;
   
    3、效果上,包括一些大型考试之后,大家都不太注重对试卷进行深入分析,觉得语文是没标准的,是老师看心情给分数。其实,这是不对的。中考有它的命题规律和评分标准,大家要仔细研究,一定会有所收益。
   
    今天写这篇帖子,其实是想告诉大家语文学习的一些特殊性。主要是要在应对考试的前提下,来调整咱们日常“学”与“练”的步调、节奏、内容和所追求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些阅读广泛而又能说会道的孩子考不好语文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这些跟语文考试的要求压根就是两码事。如同,奥赛成绩好的孩子未必中考数学就一定比那些中考数学应试能力强的孩子好多少,因为,训练方式和要求完全不同。
   
    其实,只要是中国人,哪里有语文学不好的道理呢?关键还是方法要找准。
   
   
    第二部曲不是阅读没做好,只是阅读没读好(上)

  这是我【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漫谈】系列贴的第二贴,响应一些家长朋友的要求,我来谈谈阅读。首先,还是亮出我的核心观点:不是阅读没做好,只是阅读没读好。这个观点可能要分几次来谈,今天先谈其中的第一部分。

  阅读和作文是让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但与作文相比,阅读可能更让人心烦一些。毕竟,大家潜意识里都认为,作文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最高体现。写不好,只能说明孩子不是学语文的料,当不了笔杆子,咱也就认了。但这阅读题,不就是一篇文章、几个问题吗,孩子又不是文盲,文章里也没几个生字生词,大体意思孩子也全能读懂,怎么老是阅读题没做好,扣那么多分呢?

  现在,回到我一开始提出的观点:不是阅读没做好,只是阅读没读好。

  什么叫“阅读没读好”呢?怎样才算“读好”呢?我觉得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好题目,二是读好文章。今天,我先说“读好题目”。

  大家也许会感到奇怪,怎么先说“读好题目”,再讲“读好文章”呢?文章不是在题目的前面的吗?显然,我这里不是按照顺序来说的,我是按照重要性来讲的。因为,在应对考试的情况下,你是否“读好文章”的最终检验标准,还是你是否把题目给做对了。同时,我还要强调,阅读题中的阅读不是随心所欲的阅读,而是按照命题者指示来阅读的阅读,而命题者的指示就是他出的题目。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当你第一遍读完文章后,就要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一下命题者提出的问题了,要细心探寻一下其中的语言奥妙。我以今年初三元月调考的试题《千载醉翁亭》为例示范一下如何“读好题目”,一共是四道题,依次如下:

  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他心目中的欧阳修的?请简要概括。(4分)

  这道题看似简略,事实上,是引导我们读好文章的一个纲领式的问题。我把这道题翻译成一个通俗版的,大家请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了两大块儿介绍他心目中的欧阳修。请你将文章中介绍欧阳修的主要段落分成两大段,并归纳出相应的段落大意。注意哦,这道题有4分,说明每个答案要点会有2分哦。”这样一翻译,题目的要求就明确多了,但命题人能这么出题吗?显然不行,这得靠我们自己读出来。

  2、下面这个句子描绘出那些遭遇贬谪的人哀怨悲戚的状态,请说说它是怎样传达出这种效果的。(3分)

  嘚嘚的马蹄声,辚辚的车轮声,呀呀的船棹声,千山万水刻印下他们疲惫的足迹,沉重的诗行。

  这道题看似复杂,其实,命题者给了我们很丰富的提示。我把这道题翻译成一个通俗版的,大家请看:“下面这个句子写得好啊!好在哪里呢?好在它成功传达出了那些遭遇贬谪的人哀怨悲戚的状态。请你从下面的原文中,选出一些词、句,以及一些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出那些遭遇贬谪的人哀怨悲戚的状态的。注意哦,这道题有3分,你最好答三点咯。”这样一翻译,题目的要求就明确多了,但命题人能这么出题吗?显然不行,这得靠我们自己读出来。

  3、作者以“千载醉翁亭”作为文题有何深意?(4分)

  这道题看似简略,其实,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我把这道题翻译成一个通俗版的,大家请看:“一篇文章里的所谓‘深意’,必定是与文章的主旨密切相连的。这篇文章的题目里提到了‘千载醉翁亭’,请你在文中找出与‘千载醉翁亭’或‘醉翁亭’有关的句子,看看它们与文章的主旨有何联系,并写出这种联系来。注意哦,这道题有4分,说明答案有两个或四个要点咯,请对应作答。”这样一翻译,题目的要求就明确多了,但命题人能这么出题吗?显然不行,这得靠我们自己读出来。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