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站 中考网-济南站

化腐朽为神奇 深度采访济钢高中校长王品木

2011-10-12 10:30:18济钢高中

  一所身处末流、近乎关门的学校,遇到一位30刚出头的年轻校长,经过这位校长七八年的演绎,这所学校跃上与当地老牌名校并驾齐驱的地位。这所学校是济钢高级中学,这位校长叫王品木。

  学校要获得社会认可,就得有较高的升学率,但提高升学率可以有不同的途径

  记者:在与山东省济南市教育界的几位领导和校长交谈中,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向我推荐您,希望中国教育报能宣传报道您。

  这么多同仁,这样极力向媒体推荐一位校长,还是不多见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对您办学成绩的认可,您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王品木:济钢高中这几年发展得确实很快,办学成绩是非常显著的,这一点无论是济南市教育局的领导,还是济钢集团的领导都是很认可的。像济钢集团的总经理李长顺就说,“济钢高中”已成为“济钢”含金量最高的辅助品牌。要对这所学校有更清晰的了解,我还是先简单地给你介绍一下背景。

  济钢高中隶属于济南钢铁集团,是一所企业办的学校。它原是济钢一中的高中部,创办于1966年。学校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滑落到最低点,升学率连续几年为零,最后剩两个班,学生都是济钢的子弟,别的学校进不去,不得已留下的。到1995年,只好停止招生。但职工意见大,因为孩子没地方念书了。停办一年后,1997年集团领导决定迁址重建济钢高中,办成寄宿制学校。当年秋季开学,我带着23名教师、别的学校招剩下来的150多名学生开始了新的办学历程。

  济钢高中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多位教师,发展到现在近200多位教师。学生从150多名增加到目前的2400多名,今年暑假后就要达到3000人。高考升学率一年一个台阶。到2005年,面对山东省考生比前一年增加10万人的严峻形势,又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学校升入一类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人数在2004年较高基础上又翻了一番!文科总平均分和升学率列济南市第一名,文、理总评列济南市第三名。学校本科上线率突破50%。中考招生质量越来越好,2005年,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进入一批次招生的重点高中行列,招生分数线列市前三名,很快成为中考招生热点学校。我们学校目前在济南市不是最好的,但是提升最快、变化最大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也由此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济钢高中的办学成绩确实很大,尤其是你们的高考升学率这一亮点非常耀眼,来自各方面的肯定或者关注,可能主要源于此。可以想见,您在抓升学率方面肯定有些招法。但我也注意过这样一种现象,一所学校,特别是普通学校,一旦升学率提高得很快,往往会背上“应试教育”的“黑锅”,您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王品木:对我们学校不了解的人,也可能会这样认为。我的看法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对立的,但升学率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升学率是它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任何一个校长都不敢忽视。但提高升学率,并非都是通过“应试教育”的手段,它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可以遵循素质教育的思想去求得。

  作为起点很低的济钢高中,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出并坚持“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这对我们来说绝不是口号,因为我们的生源基础比较低,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就等于放弃了所有学生。我们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对学生非常有效的一些教育策略。

  首先,给学生营造一个激励其自信心的氛围。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潜能。每届新生一入校,在开学典礼上,我一定要讲这样几句话:“你们现在已经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我不管你来自哪所学校,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也不管你中考的分数是多少,你们现在又都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我送给大家三句话: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从学校到班级,都有激励学生奋进的口号,如全校的口号是:钢中学生,潜力无穷,全力以赴,我必成功。通过一日三次朗诵这样的誓词,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树立必胜的信心。教育学生人格上自尊,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理,心理上自强。

  其次,实施小班化教学。我们保持在三四十人一个班,之所以说它是小班,是相对于目前很多学校一个班七八十人而言的,当然和真正的“小班制”相比,我们的人数还是多的。但在三四十人这样一个班级内,老师基本上能关注到每个学生。

  第三,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学习倾向性和个人意见,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实行a、b两个层次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检测,保底不封顶,上下能流动。你觉得现在a班适合你,你就在a班,觉得在b班更适合你,那么你就回b班。无论a层还是b层,在师资安排等方面,我们都一视同仁,始终贯彻“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宗旨。通过分层次教学,使存在差异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基础好的学生会更加优秀,基础差的学生也不会掉队。

  第四,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每个老师都要负责联系、指导五六个学生。我们贯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应的负责导师,每一个导师都有负责的学生,并全程负责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导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

  在当前升学和就业都很紧张的形势下,回避升学率,只谈素质教育,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会被学生和家长认可。其实,提高文化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关键是,我们要寻找一些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能力培养,又能提高升学率的策略。济钢高中在这方面的探索,应该说是成功的。我们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降低、升学率持续提高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生命质量。

  记者: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现在很多校长都这么讲。但同时,现在学生学得还是非常苦的,厌学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其实,我们都在从自身角度讲这样的话,而很少去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他们所期待的生命质量,这是一种很矛盾的现象。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王品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目前我们整个教育还是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学生们为通过高考这条途径来提高他们未来的生命质量,不惜牺牲一些在中学乃至在小学的生命质量。高考就是一种竞争,有上去的,有下来的,关键是都想上去,竞争就不能不激烈。特别是山东这样一个人口大省,作为校长、教师能不考虑家长、学生的考学需求吗?为学生考学着想,也不能说不是以学生为本。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去学,乐意去学,又不要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负担过重。

  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现在高中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大都主要指向了高考学科。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应该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追求,而学校应该能够为他的选择和追求提供条件和机会。现在,我们所有的学校都缺少这一点。现在做的,是在“应试教育”这个氛围还很浓重的环境下,探索素质教育的路子,探索如何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性,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策略、途径。不过,成效仍然是不小的,现在的校长、老师们比较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了,比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素质全面提高了。

  把学校与学校之间外在的竞争压力转化为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

  记者:据了解,您在做济钢高中校长前并没有高中管理的经验,甚至连在高中教学的经历都没有,年龄也比很多老师都年轻,刚30多一点,您当时为什么敢于接受这样一所正处于低谷的学校?您有信心把它从低谷中拉出来吗?

  王品木:正如你所了解到的,当时,我的确缺少就任一所高中校长的外在条件。最初,这一职务是面向整个济钢系统招聘的,因有顾虑,我并没有报名应聘,后来济钢集团的领导可能觉得报名应聘的人不太合适,就找到我,希望我来做这个校长。所以,要不要接受这一职务,开始我是有些顾虑的。但领导的信任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年轻也使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我这个人的性格是永不服输,当老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做校长也要做一个优秀的校长。任济钢高中校长前,我是济钢第三中小学校长,没经过中层干部这个环节,直接提拔为副校长,干了一年就当了校长。

  虽然我缺少高中教学和管理经验,但我有13年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实践体会,我是有信心领导好、管理好济钢高中的,因为教育、管理都是相通的。只要我有这个信念,只要我全心全意地依靠教职工,特别是有济钢集团强大的后盾,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好。我首先向学校20几位教师表达一种态度:我们要挺起腰杆做人,把济钢高中办成一所让社会满意的好学校。我们定的办学目标是:崇尚一流,跨越发展。

  记者:树立了雄心壮志,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为一所重建校,发展这么快,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王品木:众所周知,要把一所学校建设好,一靠师资,二靠管理。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必备的条件,我们在济钢集团的支持下,以开放的人才政策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广揽人才,先后引进两位特级教师和几十位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队伍建立后,我们通过一些机制,把这只队伍激活起来。在济钢高中,建立优胜劣汰的教师用人机制;改革教师分配制度,实行以岗定责、以量补贴、以质计奖的校内结构工资分配模式;实行高三教师年薪制。对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离,每两年进行一次技术职务择优聘任,可以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岗变薪变。从而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变论资排辈为论能考绩。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些机制,形成一种竞争氛围。学校管理者只有将校与校之间外在的竞争压力转化为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才能打破学校管理中的“一潭死水”,促进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竞争,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只有引进和完善竞争机制,先进者才不至于自我陶醉,固步自封;后进者才不会心安理得,不思进取。竞争使学校的各项管理上了档次,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教职工改革创新的能量,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记者: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又有什么特点呢?

  王品木: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学习借鉴美国鲍多里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理念,并从五方面抓起:推行目标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常规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落实管理责任。确定了“内涵发展,自我提升”的目标,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使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号召所有的领导干部要“提高一个层次想问题,提高一个标准干工作”,提出了“领导就是责任”、“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只为困难想办法,不为问题找借口”等理念,要求教师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教育和管理学生。全校上下将“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和全程管理”的思路具体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我们实施目标管理,将管理目标、教学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级部、班级、教师个人。抓好过程管理,落实常规管理。首先,抓好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四重”(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情感),使教的内容着陆到不同层次学生可接受的平台上,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其次,落实分层布置作业。要求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待优生吃得了。要求教师对作业做到“四必”(发必收、收必批、批必评、错必纠)。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给学生书写答案寄语,建立错题本,抓好纠错率,推行满分卷,争取使学生会做的题都能做对。再次,实施周测、月考制,强调考试的目的不是得出一个分数,排出一个名次,而是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加大各种检测的成绩分析和跟踪工作,帮助教师找出成绩与不足,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每次考试后都召开成绩分析会,分析到具体学科、具体人、具体问题,制定补救措施。规范质量管理,实施以级部主任和班主任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调整考核指标,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办法,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学校移交地方后,有担忧,但更多的是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可以想象,济钢高中的教师工作负荷是不小的,压力也一定很大。现在媒体对学校教育多有反映,说教师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大,呼吁多给教师创造一些宽松的氛围,多施与人文关怀。不知您对此怎么看?

  王品木:作为济钢高中这样一所起点比较低的学校,要想快速发展,就要让每个教职员工都有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通过一些竞争机制,不断打破学校内部有可能阻碍事业发展的平衡状态。所以我们大胆改革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以此形成一种大家都要做事、都要把事做好的氛围。但仅有此是不够的,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地做事。所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严而有情”的管理方式。

  我们在济钢集团强有力的支持下,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而且包括教师的住房、孩子入托转学这些生活方面的事也尽可能给予解决;用人以公,用人所长,不埋没人才。在这里,只要你是“千里马”,就一定能得到驰骋千里的良机,任人唯贤不避嫌,这些更是学校决策层的一贯作风。教师也需要赏识和激励,理解和尊重使教师们普遍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所以,他们一心扑在教学上,才爱岗敬业,才会舍小家顾大家,才能与校领导班子一道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济钢高中目前的硬件也许还不是一流的,可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一流的,他们始终是我们的骄傲!

  记者:毫无疑问,济钢高中的快速发展,有你们的努力,也得益于济钢集团给予你们的自主、开放、灵活的政策。现在,学校将要移交地方了,有些优势可能会逐步消失,那么,您对济钢高中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预期呢?

  王品木:济钢高中的快速发展,确实得益于集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企业领导把支持教育作为分内的事情,从资金到政策给学校创造发展的条件。现在将要移交地方管理了,从情感上说,有些难以割舍,开始时对学校发展也有些担忧。但通过参与整个移交过程,对学校的发展更多的是充满信心。在三年过渡期,企业仍然会给学校资金上的支持;三年以后,省财政每年将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承担学校三分之一的经费;另外,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开始,济南市教育局明确表示,继续支持我们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我们有信心把济钢高中打造成济南名校。

  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几年来的工作,形成了三方面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优势:一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和谐共进”的学校精神已经形成;二是形成了学校文明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郁的学风以及“做事认真,做人真诚”的价值观;三是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善于反思、永不服输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的脊梁!我们坚信事在人为,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住济钢高中人前进的步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